简体
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53号提案的答复

 

漯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

53号提案的答复

 

陈向凡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接到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对提案提出的相关问题和意见,我们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推进措施。

一、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建议

近两年,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有效开展。我们的商事制度改革、信用体系建设、工程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在2019年全省开展的首次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中,我市2018年营商环境评价得分为71.38分,在全省18个地市中排名第5位,2020年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已经结束,结果尚未公布,我市营商环境整体情况还不错。

经过我们多次赴郑州、北京对接,已经和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机构中科院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待2020年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结果近期发布后,启动对各县区(功能区)、市直各单位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

我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以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蓝本, 吸收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地区做法,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的堵点、痛点、难点,结合我市实际,初步设置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跨境贸易、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25个一级指标,按照部门问卷、企业问卷、大数据核验、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压缩建筑许可办理、缴纳税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事项办理程序和时间,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关于进一步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的建议

政商关系不仅关涉营商环境,而且反映党风、政风和社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当前,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尤须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一)细化交往规范。正常、健康的政商交往既有利于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又有利于企业按经济规律有序经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政治生态日益清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但是,少数党员干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产生“清而不亲”的现象,存在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的问题。政商并非不能交往,而是要交往有道、把握分寸,平衡好亲、清二者的关系。一是凝聚政商共识、协同推进,从制度层面细化交往规范。进一步明晰政商交往的界限和禁区、红线和底线,推动党员干部同企业交往既坦荡真诚、真心实意靠前服务,又清白纯洁、守住底线。二是完善政企沟通互动长效机制,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采取恳谈会、挂钩联系、政企会商等方式,鼓励企业家同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企业家的建设性意见和合理诉求,进一步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

(二)优化服务水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求党员干部既清清爽爽用权,又倾情倾力服务,主动关心、及时回应企业的合理诉求、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添薪续力,把市场主体活力更好释放出来。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在项目核准备案、享受惠企政策等方面落实平等待遇,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大数据、互联网+监管等应用于政务服务各流程、各领域,打造全流程、精准化的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做到“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三是聚焦企业需求,建立健全企业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帮扶和支持机制。通过定期走访、每月追踪、列出清单、做好台账、强化督办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动向、诉求、困难,抓好政策落地执行,细化量化帮扶措施。加强各级涉企部门党员干部专业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履职水平和涉企服务能力。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干部作风建设的建议

干部作风是干好工作、搞好建设的关键,任何攻坚最后比拼的都是干部作风,没有过硬的作风作为保障,政策和制度就难以落实到位,营商环境就难以优化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近年,我们相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着眼党员干部强化党性、转变作风。这些工作的扎实开展,使我市干部作风持续好转。近年来,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面对当前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干部作风问题,我们将作风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拿出在作风建设上用“钢牙”啃硬骨头的劲头,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把优化营商环境这件大事抓实抓好。

一是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在优化营商环境这项重要工作中,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积极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公仆情怀,打破利益藩篱、摒弃官本位思想,不断增强市场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勇于自我革命、甘于俯身服务,为企业发展做好“娘家人”、当好“店小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增强本领,转变作风。党员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当前,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繁重。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坚持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过硬的要求,不断学习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本领增强的源泉,转化为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不竭动力。三是锐意进取,转变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大势所趋,也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拿出驰而不息的劲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坚韧不拔的工作状态,坚持锐意进取、勇挑发展重担,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做好“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放得更彻底、更到位,扎扎实实优化营商环境。四是强化约束,转变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把法治建设摆到更高位置,狠刹“忽悠”“摆平”“搞定”等歪风。通过强化法治约束、纪律约束、组织约束、奖惩约束,努力强化干部作风。通过“极严”约束,推动“极简”审批,实现“极速”效率和“极优”服务。

四、关于及时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的建议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为对冲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发展,及时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政策发力助企纾困。起草《漯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30条措施》,于25日印发,最大程度帮助企业减少疫情影响。二是做好惠企政策落地对接。2月底3月初围绕上级出台的疫情防控、服务复工复产、稳定经济运行等政策措施,梳理汇总并编制成《服务复工复产稳定经济运行政策汇编一》,印制近3000本,发放企业,电子版同步推送企业,在各县区、功能区先后开展7惠企政策落地对接宣讲活动,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惠企政策。各相关部门通过网上公开办理、开辟绿色通道、精准推送目标企业、送政策上门服务等措施,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迅速落地见效。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和项目。推荐双汇发展、中粮面业等3家企业纳入涉及菜篮子产品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联泰食品、曙光健士等8家企业纳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平平食品、美宜家等33家企业纳入河南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申报信贷资金需求41.4亿元,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再贷款或贴息资金支持。围绕重点支持的外经、外资、外贸白名单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三星级以上产业集聚区涉外企业等五类企业,开展企业清单申报工作,积极争取省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专项贷款支持,目前已向省发改委报送10家企业2.2亿元资金需求。积极响应河南省“金融暖春行动”要求,大力开展金融暖春861”工程,动员我市150余家企业通过省融资系统线上对接金融机构,争取金融支持,目前各金融机构已向我市10余家企业发放低息贷款近5亿元。积极争取疫情防控建设项目资金。上报漯河市中医院隔离病区负压病房、漯河市传染病医院新建病房楼、漯河市疾控中心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等6个疫情防控建设项目和设备投资。四是协调要素保障。加强对煤、气、运、热等要素供需情况的监测,协调解决电煤供应紧张问题,供热季结束后,积极帮助华电漯河发电厂协调争取较高发电负荷,确保重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热。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我市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全市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全市567家规上工业企业2月底全部实现复工复产,102十百千亿级重点工业企业37日产能恢复率达到100%,工业生产4月上旬基本恢复正常,保障了防疫物资和市场保供物资的有效供应,保持了全市经济运行的总体平稳。

今年上半年,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接受了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价工作,待省里的评价报告正式完成公布后,我们将着力抓好以评促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要素成本上升、重审批轻监管、政务诚信有待提高等评价发现的问题,真改实改、改出成效,切实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以评促转。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需要各方群策群力。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持续发力、扎实工作,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便民利企,为加快打造漯河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以上答复妥否,请批评指正。最后,真诚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发改委的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

 

 

2020818

 

联系电话:0395-3177108      人: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