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 第28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七届次会议

第282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漯河市委:

贵委在市政协七届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积极谋划人口战略,为漯河市持续繁荣发展提供充足人力资源的提案(第282号)收悉贵委建议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站位高远,目标明确,对我市人口发展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市人社局、市城管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做法及成效

人口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口问题,面对人口外流、生育率水降低、人口老龄化加快等问题牢固树立人口即资源的理念近年来,我市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权利、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

(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为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趋势性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9年我市印发《漯河市人口发展规划(2018-2030年)》。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综合施策,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30年,人口自身均衡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市总人口达到300万人左右。

(二)人才引进机制更加完善。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培养和集聚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集聚一大批优秀人才,全面提升人才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在全社会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我市先后制定了《漯河市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暂行办法》(漯办〔2017 22 号)和《〈漯河市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暂行办法〉补充规定(试行)》(漯办〔201830 号),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让更多人才引得回、留得住、能发展,充分发挥出人才在我市经济社会发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援企稳岗扶持力度持续加大。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我市迅速行动,建立了市、县两级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专班,创新实施三个统一”“五个一批稳就业举措,全年累计发布就业岗位5.5万个,帮扶农民工转移就业56万人。积极落实企业社保费的免、减、缓、返等政策,累计为全市4290家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7.07亿元,为476家企业累计发放稳岗补贴1亿元,为547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935万元,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先后出台《劳动力素质提升专班工作方案》《返乡下乡创业促进专班工作方案》《关于开展返乡创业提质增效暨成果展示评估推广专项实施方案》《乡村人才环境优化专班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全力推进劳动者回归工作。推进返乡创业促进人才回归不断调整优化扶持返乡入乡政策举措,引导更多在外有成人员返漯回漯创业。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享有住房、医疗、受教育等权利,全市现有公租房64744套,十三五期间,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近3万套义务教育资源明显增加,新建、改扩建城镇中小学校35所。豫中南地区性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组建医疗集团,辐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成投用。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9.91%PM10PM2.5、优良天数三项指标稳定保持在全省第二方阵前列,6条国省控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类标准。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49条、203.6公里,打通断头路45条、43.5公里,路网体系不断完善。中山路上跨立交桥、龙江路上跨立交桥、牡丹江路沙河桥、太白山路沙河桥澧河桥等一批重点桥梁工程建成通车。西城区高铁以东环城水系建成通水;幸福渠(城区段)生态水系工程交通路以西段建成完工;沙澧河大二期沙河上游高铁以东核心段和下游示范区段建成开园,沙澧连通工程基本完工,中原生态水城建设成效明显。改造背街小巷1138条、老旧小区838治理空中管线375公里,实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实现旧貌换新颜。实施铁东、双龙、沙北等区域和一批城市道路雨污分流工程,汛期内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集中供热实现突破,新建供热管网13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562.8万平方米。新开通城市公交线路16条,配置新型节能环保车辆820台,居民出行更加便捷,被评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造国省干线公路118.6公里,改造农村公路1157公里,创建好农村公路示范县3个。漯河港建成通航,许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有力实施通村入组道路、厕所、供电、住房、饮水等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文明村镇占比达50%农村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提高我市城市管理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我市2012年筹建并投入使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系统覆盖市区105平方公里,采取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事、部件管理法,按照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处理的运行模式6个区和34家城市管理相关单位有效整合,目的是实现我市城市管理的整体联动和统一指挥调度,初步构建了大城管格局。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年均处置案件近30万件,有力提高了我市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服务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创建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下步打算

虽然我市在人口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取得了一成效,但在促进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还面临不少挑战,今后我们将结合贵委的宝贵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密切监测人口增减的动态变化。加强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和统计工作,建立标准化的人口数据调查制度,同时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加强人口数据开放利用。积极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塑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保持人口总量稳定增长。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二)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食品名城。遵循三链同构要求,以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以创新发展提升价值链、以融合发展打造供应链,全面构建“1+8+N”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形成3000亿级食品全产业链和5000亿级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推动食品产业向规模化、数字化、高端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实现产、城、链、园、人相融互通、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现代化食品名城。到十四五末,我市食品产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始终保持全省领先,累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科技研发经费(R&D)每年增长30%以上,新增各类新产品1500个以上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营业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到五分之一,全市食品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带动城镇化率提升10个百分点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坚持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沙澧英才计划,顺应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体制机制,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河南省人才生态最优省辖市。到十四五末,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完善住房、教育、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1万套棚改安置房回迁安置工作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教育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完善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医疗机构双向转诊规范和医保差异化报销制度,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攻坚行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升级,全面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健全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开展县级营商环境评价,推动营商环境核心指标进入全省一流行列。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好的一流发展环境,让漯河成为企业成长、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沃土。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全域通办、就近可办,推行市、县首席服务官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简审批,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完善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容缺受理等审批机制,实现审批漯河速度再提升。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深化信用漯河建设,实施信用建设工程,保持信用体系建设全国全省领先地位,争创全国信用城市示范市。持续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深化互联网+监管

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搭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增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提高数字城管运行效能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综合执法,探索城管+”基层治理模式。强化城市安全运营管理,建立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运营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推进行业运营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法治化、常态化、标准化、清单化、信息化。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基本消除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推动生态绿化工程建设。打造区域景观,积极实施城市绿色廊道建设,加大公园和街头游园建设,提高城市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以上答复妥否,请指正。感谢贵委对我市人口工作的关心,希望贵委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我市人口发展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817

 

市发改委联系人:闫路兵

联系电话:313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