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对漯河市第7届人民代表大会第6次会议 第131号建议的答复

 

漯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漯河市第7届人民代表大会第6次会议

131建议的答复

 

路文华、宁雅秋、胡亚萍代表:

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议”收悉。经与市政数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对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关于您们提出的我市营商环境与企业和群众期盼存在的差距,问题查找的非常准确,对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所提的建议十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市政府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的建议。

切实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市级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也分别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要求,强化工作举措,将相关工作责任细化到事、具体到人,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系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大格局。出台了《市领导分包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专项方案》,市领导亲自上阵分包营商环境重点指标,每月定期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协调处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纵横协同、上下联动一体化推进机制,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如期完成。针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漯河市建立问题销号制度,制定工作台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逐条逐项整改推进。强化奖惩落实,将评价结果与年终奖金、评先奖优、干部考核“三挂钩”,通过奖惩“刀刃向内”推动各部门作风转变。

今年我市营商办将进一步强化奖惩落实,在“三挂钩”的基础上创新奖惩方式,实施各一级指标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同奖同罚的奖惩机制,要求全市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对标国内一流,依法探索原创性、差异化、凸显我市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实现审批事项最少、政务服务最好、审批和服务速度最快,促进企业投资兴业和居民工作生活便利化,努力打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二、关于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出台相关文件,指导全市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建议。

   我市对标国内先进地区提出“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建设目标,全力营造“有无熟人一个样、大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投前投后一个样”的稳定公平发展环境;针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探索实行政策升级。相继印发了《漯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漯河市关于聚焦企业关切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的通知》、《市领导分包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专项方案》、《关于成立营商环境各一级指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建立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各类领域重点企业服务制度的通知》、《漯河市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实施意见》、《漯河市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暂行办法》、《漯河市市场监管免罚清单》等一系列文件;着力消除了各类不合理限制和隐形壁垒,全面实现市场准入“非禁即入”,审批、监管的规则和标准进一步规范,法治保障稳定预期得到强化,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打造了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尽快研究出台漯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不仅是我市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市制度层面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的重要举措,对我市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年我市将出台《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优化漯河市营商环境的决定》《漯河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等文件目前《决定》处于筹备阶段,《工作要点》处于征求部门意见阶段。

、关于各级各部门要树立正确的亲商、亲企观念,积极主动与企业“结对子”、“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拆除“玻璃墙”、政企一家亲的建议

一是建立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各类领域重点企业服务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活动,设立县区服务专员、行业服务专员、税务服务官,履行好政企沟通联络员、惠企政策宣传员、企业问题协调员、营商环境监督员“四大员”职责。各服务专员要通过实地走访、微信、互联网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当好贴心“店小二”二是完善政企沟通互动长效机制,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采取恳谈会、挂钩联系、政企会商等方式,鼓励企业家同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企业家的建设性意见和合理诉求,进一步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三是聚焦企业需求,建立健全企业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帮扶和支持机制。通过周例会、定期走访、每月追踪、列出清单、做好台账、强化督办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动向、诉求、困难,抓好政策落地执行,细化量化帮扶措施。加强各级涉企部门党员干部专业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履职水平和涉企服务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在项目核准备案、享受惠企政策等方面落实平等待遇,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常态化开展政务大厅“一把手坐窗口”活动,加强政务服务质量明察暗访,真正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

、关于强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简化审批、申报内容和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依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给企业有更多、更快的发展机会的建议。

一是积极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政务云平台迁移和维护。今年以来完成7个单位6信息系统项目的迁云上云、资源变更收集各县区和市直部门提交的省级政务数据资源订阅需求930条,其他数据需求58条。对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梳理出的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8个部门的98条数据交换作业进行了全面核查。积极推进数据中台项目建设,完成45市直部门的现场调研,两大门户、三大能力中心、五大基础平台实现上线试运行,首批38个市级自建系统完成对接,梳理出法院房产查控、农信社信用支撑、扶贫大数据监控等应用场景10个。持续推动数据归集共享应用,围绕电子证照责任清单,积极推进证照模板配置、照面数据确认、照面图文优化标准化,目前全市已有47种电子证照试制证合格,工作进度全省第一;加快不动产电子证照批量推送,进一步细化证照生成、同步、纠改工作机制,累计规范制证、推送数据17万条。支撑市公安局“不见面审批”省级试点,配合申请教育部、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卫健委等数据接口,通过代理支撑数据的共享调用。集中开展国家部委数据供需对接,收集部门对国家部委数据共享需求5项,垂管系统对接需求3项,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受理服务系统进行了在线填报。

二是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持续精简行政事项。我市已取消调整行政职权371项,取消调整变相审批4项,取消各类证明事项8项,调整后市本级保留行政职权3739项,为全省保留行政审批事项较少的地市之一,基本实现了清单之外无权力取消和调整48项市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涉及商务局、公安局、卫健委等13个部门。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效率和质量推动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零限制进驻,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网上全过程平台管理针对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仓储项目全部实行告知承诺制,精简审批环节,对符合《关于公布第一批建设工程规划手续豁免清单的通知》的道路交口渠化改造项目均可享受规划豁免政策,无需办理工程规划手续完成8大类工程建设项目流程图的梳理再造,全流程最长审批时限压缩至66天;将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办理建筑许可环节精简至3个,时限压缩至16个工作日;将小型低风险仓储类项目办理建筑许可时间压缩至11.5个工作日;针对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办理建筑许可环节精简至4个办理建筑许可时间压缩至55个工作日。统一政务事项标准。将市级1249种政务服务事项细化为2205种,各事项要素全部引用省级模板,标准化后实现了三级三十二同”“一窗通办100%。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共享数据,梳理、公布一证通办事项106项,居民可凭一张身份证办理公安、社保、教育、医疗、民政等各类事项。推出全流程、一站式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漯易办”APP,涵盖1100多项政务事项、20多项便民服务事项,便利群众政务办理零跑腿、掌上办、刷脸办,累计掌上办事52361件,办结率100%。对现有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业务进行窗口整合,流程优化,为群众提供水电气等业务一窗受理、综合办理服务。持续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以办成项目前期一件事为目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用地预审、选址、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等事项,实行项目单位编报一套材料,政务服务网(大厅)统一受理、统一反馈,审批部门同步评估、同步审批,加快项目落地。深入推进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认真落实投资法规执法检查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完善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容缺受理区域评估等审批机制,实现审批漯河速度再提升。

三是全面落实“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障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享受涉企政策和“放管服”改革成果。严格落实公平性竞争审查制度。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方便外地市场主体依法到本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外地商品和服务依法进入本地市场。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依法平等对待进入漯河市场的各类企业,严禁违法违规设置市场壁垒,打破区域限制,消除地方保护,保障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区域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五、关于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勇于担当的建议

坚持问题导向,分级包联,领导带头,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

一是包联任务快速落实。确定了110家重点企业,由39名市厅级领导、108名市直部门一把手分包,确定1320家企业,由90个市直部门的740名县级部和16名后备干部包联,                                    干结合企业存在的不同类型突出问题和实际需求,分类安排农业、土地、金融、环保、公检法司、科技等干部进行包联,担任首席服务官。广大首席服务官深入企业、研究问题、谋划发展、协调要素、提出建议。各县区、功能区共派出包联干部1100名,对接分包企业1130余家,实现了对全市一、二、三产企业服务的全覆盖。是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全面准确收集企业问题。建立了问题收集、分类、登记、核实、交办、处理、督导、反馈、销号的闭环机制,截止目前,全市共收集企业问题1399个,其中省级层面问题24个、市级层面问题246个、县区级层面问题1002个,政策落实问题127个。市县两级建立企业问题清单,做到一企一台账,为精准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打下良好基础。是坚持企业问题分级处理。对所有企业问题,按照土地、资金、人才用工、水电气、环保、审批执法等进行具体分类。在问题处理方面,企业问题首先在县区级层面研究解决,问题性质单一涉及政策针对性强的由市直部门专题解决,跨县区涉及多部门的问题提交市政府服务企业周例会及其他周例会解决,周例会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市委市政府党政联席会研究解决,我市解决确有难度的,及时上报省“万人助万企”工作专班及省直有关部门解决,建立了五级问题解决机制。是坚持紧密跟踪、狠抓落实,确保问题解决处理到位。截止目前,1399个企业问题已解决725个,解决率51.8%。对于所有企业问题,专人负责,督促各县区各部门限时解决或为企业明确解决路径,确保企业满意。

今年上半年,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接受了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价工作,待省里的评价报告正式完成公布后,我们将着力抓好以评促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真改实改、改出成效,切实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以评促转。

以上答复妥否,请批评指正。最后,真诚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发改委的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

 

 

2021820

 

联系电话:0395-3177108         联系人: